商業影響力
首要影響力

航天科技 “ 神器”守家國

文|本刊記者 張延陶 日期: 2021-03-26 瀏覽次數: 112

在中國人民的傳統佳節——春節來臨之際, 2021 年 2 月 10 日 19 時 52 分,中國首次火星探 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近火捕獲制動,環繞器 3000N 軌控發動機點火工作約 15 分鐘,探測器順 利進入近火點高度約400千米,周期約10個地球日,傾角約10°的大橢圓環火軌道,成為我國第一顆人 造火星衛星,實現“繞、著、巡”第一步“繞”的 目標,環繞火星獲得成功。這份來自約 1.92 億千米 之外的過年禮正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 制并運送的。?

回首 2020 年,集團航天重大工程任務取得輝 煌成就。實施 34 次發射任務,將 80 顆航天器送入 預定軌道。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北斗全球衛星導航 系統、高分專項工程按時全面收官 ;新一代載人飛 船試驗船成功返回、“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并即將著 陸火星,空間站建設全面展開,深空探測進入關鍵 階段。長征五號 B、長征八號火箭成功首飛,長征 五號火箭正式進入應用階段,我國進入空間能力大 幅提升,航天強國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

當前,十四五迎來開局之年,航天科技集團在 完成國家航天工程任務的同時,一如既往積極履行 社會責任,加強自主創新,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集 團公司在多維度實現高質量發展。?


業績逆勢增長?

在剛剛過去的 2020 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位 于湖北武漢的航天科技集團九院航天電工公司全體 干部職工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在停工停產兩個半 月的情況下,通過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大市場 開拓步伐和成本管控等多項措施,實現了逆勢增長, 不僅圓滿完成年初設立的利潤指標,更被國務院國 資委評為“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在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的同時,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2020 年 1 月 25 日,農歷大年初一晚 9 時,航 天電工收到緊急任務 :向施工中的火神山醫院供應 電纜。從接到任務,到冒雨連夜將 3000 米的大規 格優質耐火阻燃電力電纜運抵施工現場,航天電工 只用了 4 個小時。?

隨后,在武漢疫情危急時刻,航天電工不計成 本、不計代價,克服封城和交通不便等困難,連夜 調配裝運物資,先后 8 次緊急馳援火神山、雷神山 和方艙醫院建設,第一時間將 39.7 公里電纜、95 公里電線及時送達醫院施工現場。?

疫情逐步平穩后,航天電工作為武漢市第一批 復工復產的企業,積極協助新冠疫苗研發企業拓建 疫苗生產線,持續為抗擊疫情貢獻航天力量。?

2020 年 10 月 22 日,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 疫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100 個 集體被授予“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榮譽稱號,航天電工成為集團公司唯一的獲獎集體。

疫情的沖擊并未阻擋航天電工的改革進度。?

2020 年,航天電工在轄屬 4 家子公司全面推 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共建立職業經理人團隊 4 個,繳納履職保證金 500 余萬元。

?面對疫情困難環境,航天電工各子公司職業經 理人團隊化壓力為動力,爭分奪秒,搶抓經營,用 9 個半月的有效工作時間,全面完成了 2020 全年經 營指標。?

長天科技公司鋁包鋼單月產量超過 5500 噸, 光纜單月產量超過 900 公里,雙雙刷新歷史紀錄 ; 武漢電纜公司搬遷后,在設備安裝調試、疫情防控 等多重困難環境下,6 月該公司單月產量近 4500 噸, 創歷史新高 ;航天瑞奇公司連續 3 個月簽約破 2 億 元,市場開拓成效明顯 ;湖北航天公司工業總產值 大幅增長,逾期款同比大幅下降。航天電工職業經 理人改革成果初步顯現。?

航天電工在 2020 年初搭建了集約化平臺,統 招分采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各子公司按需采購,實 現了供應商資源共享、有效降低采購成本、控制經 營風險的根本目的。?

航天電工友云采網上招標系統運行 9 個月來, 開展物資采購、物流服務、設備維修等詢價定標約 4600 余次,基礎基建項目、大宗原材料等招標近 30 次。其中,物資采購基本實現全覆蓋,多種類多 批次詢價達 3200 余次,詢價中標總金額過億元。?

按照集團公司成本管控工作的總體部署,航 天電工在成本管控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 的措施。?

首先,規范成本核算管理。通過專項成本調研, 形成航天電工“1+N”精細化成本管控體系,出臺 精細化成本管控方案,建立以財務為核心的數據鏈 閉環管理體系。?

其次,搭建成本分析模型。各子公司根據自身 成本特點,逐步建立和完善生產成本分析模型,開 展責任指標考核舉措降本增效。?

第三,突出費用預算管控。嚴格落實“過緊日子” 思想,嚴控一般性管理費用支出,加強非生產性效 能管理,努力將一般性費用控制在預算范圍內。

回首 2020 年,航天電工從公司所在地武漢封 城 76 天、停工停產兩個半月的艱難開局出發,通過 苦練內功、外拓市場、激發人才活力三管齊下,獲 得了抗擊疫情和經營發展的“雙豐收”,有力推動了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建設航天強國?

2020 年,航天科技集團實現利潤總額 241.1 億 元,同比增長 11.7% ;營業收入 2677.4 億元,同比 增長 7%;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 9.5%。通過成本管控, 全集團取得成效 42 億元,形成利潤 16 億元,夯實 資產及經營發展質量 6.4 億元,投入到創新發展、 信息化建設、技術基礎提升等方面 19.6 億元。同時, 集團公司加大投資力度,完成股權投資 13 個項目, 一批建設項目實現竣工,夯實了發展基礎。在國資 委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集團公司 連續16年保持央企考核A級,連續7年保持前10名。?

“十三五”時期,集團公司共實施 136 次宇航 發射,將 320 個航天器送入太空 ;長征五號、長征 七號、長征八號火箭成功首飛,我國進入空間能力 大幅提升 ;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探月工程三期、 北斗導航工程全面收官,高分專項工程等國家重大 工程按期收官,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完成發射,即將 著陸火星。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閱兵及各 項軍隊演習保障任務,有力推動國防裝備建設和軍 隊現代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作為創新驅動型企業,集團開展了 4 個重大研 發項目內部協同創新試點 ;第一批 22 個技術轉化 試點項目累計轉化收益超 4 億元 ;全年專利申請量 突破 8000 件,再創歷史新高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 獎 4 項,國防科學技術獎 62 件,軍隊科學技術獎 6 項,在軍工集團中居于首位。?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表示,航天科技集 團在“十三五”期間搭建起集團公司“3+1”改革 頂層架構,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推動 航天科研生產管理模式優化升級,母子公司體制改 革向縱深邁進,基本完成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 努力實現了“高質量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 高效益推動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發展目標。?

“十四五”開局之年,航天科技集團發布了《中 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021 年展望》。?

新時期,集團將把工作放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去謀劃和推動,放到進入新發 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 決策中去謀劃和推動,為建設航天強國、建設世界 一流軍隊做出更大的貢獻。?


航天助力戰“疫”?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航天強國的同時,航 天科技集團也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 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 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 公共衛生事件。對于中央企業而言,履行社會責任 是與生俱來的使命。?

疫情發生以后,集團公司黨組第一時間認真學 習、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 示精神,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成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吳燕生擔任組長, 全面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

疫情蔓延之初,武漢身陷囹圄?;鹕裆?、雷神 山的建設迫在眉睫。?

九院航天電工集團武漢電纜公司接連收到武漢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工程部通知 :急需各類優 質電線。武漢電纜公司 3 小時內協調完畢,確保首 批大規格阻燃電纜連夜冒雨裝車發貨,為兩家醫院 的建設解了燃眉之急。?

收到運送醫用酒精求助時,七院四川航天銘航 物流有限公司尚未復工,但該公司立即決定 :要彰 顯航天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不僅運送,而且要免費 運送。?

與此同時,不少高大上的航天技術和航天“神 器”也在戰“疫”中大顯身手,不知疲倦地守護著 生命和安全,以其獨特的方式助力戰“疫”。

?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北斗衛星 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 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兩座醫院迅速施工爭取 了寶貴時間。在我國重點戰“疫”區域,還有上百 架無人機在北斗衛星的定位導航下,將一線急需的 醫療和防疫物資精準投送到醫護人員手中。?

六院 7103 廠自主研發出藥品無人零售智能終 端產品,運用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著力解 決疫情期間不同場景下的交叉感染隱患問題。?

與死神賽跑,“天眼”見證。中國四維遙感運 行事業部在特殊時期,通過衛星拍攝的影像圖讓全 國人民更加堅定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決心。?

在 2020 年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當中,央企“急 難險重的定心丸”這一重要角色得以充分彰顯。

版權聲明:未經《英才》雜志書面許可,對于《英才》雜志擁有版權和/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摘編、或在非北大商業評論網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向《英才》雜志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
雜志訂閱
  • 官方微信
  • 頭條號
  • 訂12期《英才》
  • 8折優惠價為192元
  • 訂閱熱線:010-65545299
  • 點擊訂閱雜志
新聞快訊
央視財經頻道CCTV-2播出了《對話》特別策劃——中國產業坐標系列之“棟梁之材”主持人:陳偉鴻   特邀嘉賓: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著名力學和復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對話》中國這十年產業坐標,今天我們請到的是“中國強度”的代言人,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請您...
未來投資聚焦經濟發展新動能# 7個小時連播互動,16位嘉賓熱點分享,11月2日,嘉實基金舉辦的“新發展 新動能——‘積極·機遇’秋季投資策略會”,給投資者奉上了一場把脈風向、洞見機遇的思想盛會,全程干貨滿滿,金句頻出,吸引了超*萬人次在線觀看。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等重磅嘉賓,聯合嘉實基金...
9月29日,TCL中環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TCL中環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9.3-50.7億元,同比增長78.53%-83.60%,其中第三季實現歸母凈利潤20.1-21.5億元,同比增長57.06%-67.98%。2022年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核心財務指標增幅明顯。       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后是TCL中環雙賽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華星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簡稱“TCL華星廣州t9項目”)投產儀式于廣州市黃埔區舉行。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克慶,廣州市市長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鄭人豪,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邊立明,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陳杰,廣東省工信廳總工程師董業民,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TCL華星CEO金旴植,TCL華星COO趙軍,以及股東...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會與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暨海德學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儀式在深圳南山順利舉行。       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陳登福,TCL科技集團副總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魏雪,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黨委書記、校長,海德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韓曉宏,南山區教育科學院教...
欧美女女h百合视频在线观看